新乐府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乐府: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间疾苦。
- 法曲:唐代宫廷音乐的一种,源自汉代,后融合了外来音乐元素。
- 大定:指国家安定,社会秩序良好。
- 积德重熙:积德,指积累德行;重熙,指国家繁荣昌盛。
- 馀庆:指余下的喜庆和福祉。
- 永徽: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
- 政和:政治和谐。
- 世理:社会秩序。
-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此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 堂堂:宏伟壮丽。
- 中宗肃宗:中宗李显和肃宗李亨,均为唐朝皇帝。
- 复鸿业:恢复伟大的事业。
- 唐祚:唐朝的国运。
- 万万叶:指无数代。
- 夷歌:外族的歌曲。
- 夷声:外族的音乐。
- 干和:干扰和谐。
- 天宝:唐玄宗的另一个年号。
- 胡尘:指外族入侵。
- 宫阙:皇宫。
- 审音:审查音乐。
- 牙旷: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此处指正统的音乐。
- 夷夏:外族与中原。
翻译
法曲法曲歌颂国家的安定,积德行善,国家繁荣昌盛,余下的喜庆和福祉。永徽年间的人民跳舞并歌颂,法曲法曲跳着霓裳舞。政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音乐悠扬,开元年间的人民快乐且健康。法曲法曲歌颂宏伟壮丽的庆典,这庆典的福祉无边无际。中宗和肃宗恢复了伟大的事业,唐朝的国运中兴,传承无数代。法曲法曲融合了外族的歌曲,外族的音乐混乱但与中原音乐和谐。由于混乱干扰了天宝末年的和谐,第二年外族入侵,攻破了皇宫。因此知道法曲原本是中原的音乐,如果能审查音乐与政治相通。一旦外族音乐参杂其中,就难以分辨兴衰与哀乐。希望寻求正统的音乐,不让外族与中原的音乐相互侵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宫廷音乐“法曲”的描述,反映了作者白居易对于国家兴衰、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白居易赞美了法曲在国家安定、政治和谐时期的美好,同时也指出了外族音乐的混入对中原文化的冲击。他呼吁保持音乐的纯洁性,以维护文化的正统和国家的和谐。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法曲,白居易表达了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忧虑,以及对文化纯洁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