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燕

· 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俦侣(chóu lǚ):同伴,朋友。
  • 失序:失去正常的顺序或规律。
  • (chú):幼鸟。
  • 识机:察觉时机。
  • (tǎng):倘若,如果。
  • (bàng):靠近,依傍。

翻译

不仅仅是为了躲避霜雪,更因为同伴稀少。 四季没有失去它的顺序,八月燕子自然知道归去。 春天的景色难道不值得探访吗?小燕子们还是能察觉到时机的。 如果旧巢还未被毁,它们会依傍着主人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燕子的归去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家园的眷恋。诗中,“不独避霜雪”一句,既描绘了燕子迁徙的自然现象,也隐喻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后文“四时无失序”强调了自然界的秩序,而“八月自知归”则展现了燕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最后两句则寄托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情,希望燕子能回到未被破坏的旧巢,与主人相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家园的深厚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