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 杜甫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喧暖,当为斸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茯苓(fú líng):一种药用菌类,常用于中药。
  • (zhú):挖掘。
  • 青冥:深青色的天空,这里比喻高山。
  • 封题:封存并题字。

翻译

告诉杨员外,山里天气寒冷,茯苓稀少。 等到归来时天气稍微暖和,我会为你挖掘高山上的茯苓。 翻动那些神仙般的隐秘之地,封存并题字,形状像鸟兽。 还会带上老藤杖,帮助你酒醒后扶持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朋友杨员外的一首戏谑之作。诗中,杜甫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山中的寒冷和茯苓的稀少,承诺在天气转暖时为杨员外挖掘茯苓。通过“翻动神仙窟”和“封题鸟兽形”的描述,展现了挖掘茯苓的神秘和乐趣。最后,杜甫还贴心地提到将带上一根老藤杖,以便在杨员外酒醒后帮助他行走,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和幽默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