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亭

· 卢琦
望湖亭外波荡荡,渔舟客棹频来往。好风卷雨黑云收,十里湖天平似掌。 长川极浦秋云清,锦帆自信牙樯轻。兰桡掣动龙蛇影,棹歌惊起鹭鸥盟。 昔是席上珍,今作宦中客。两载游帝京,双鬓半垂白。 三衢非为懒折腰,枫城联荫桐阴色。黄金孰铸子期形,白玉空教和氏泣。 丈夫气概无惮劳,对此江山趣自高。浩歌长啸天地窄,笑杀冯唐叹二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荡荡:形容水面宽广无边。
  • 渔舟客棹:渔船和旅客的船桨。
  • 频来往:频繁地来回。
  • 好风:和风,指风力适中。
  • 黑云收:乌云散去。
  • 长川极浦:长长的河流和远处的岸边。
  • 锦帆:华丽的帆船。
  • 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
  • 兰桡:用兰木制成的桨。
  • 掣动:牵引,拉动。
  • 龙蛇影:形容水波纹理如龙蛇般蜿蜒。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 鹭鸥盟:鹭鸥的伙伴,比喻隐逸之士。
  • 席上珍:比喻珍贵的人才。
  • 宦中客:指在官场中的人。
  • 帝京:指京城,即首都。
  • 三衢:地名,指浙江衢州。
  • 懒折腰:不愿屈服,不愿低头。
  • 枫城:指衢州,因其枫树众多而得名。
  • 联荫:树木连绵成荫。
  • 桐阴色:桐树的阴影。
  • 子期:指古代著名琴师伯牙的好友钟子期。
  • 和氏泣:指和氏璧的故事,比喻珍贵的物品被忽视。
  • 惮劳:害怕劳累。
  • 浩歌长啸:大声歌唱和长啸,形容豪放不羁。
  • 冯唐:汉代人,曾因年老不得重用而感叹。
  • 二毛:指头发斑白,比喻年老。

翻译

望湖亭外,湖面宽广无边,渔船和旅客的船桨频繁地来回穿梭。和风轻拂,乌云散去,十里湖面平静如掌。

长长的河流和远处的岸边,秋天的云彩清澈,华丽的帆船自信地航行,象牙装饰的桅杆显得轻盈。用兰木制成的桨拉动着,水波纹理如龙蛇般蜿蜒,划船时唱的歌惊起了隐逸之士。

曾经是珍贵的人才,如今成了官场中的人。两年来在京城游历,双鬓已半白。

不是因为不愿屈服,而是因为衢州的枫树连绵成荫,桐树的阴影美丽。无法铸造出像子期那样的形象,白玉只能让和氏璧的故事再次哭泣。

大丈夫的气概不畏惧劳累,面对这样的江山,兴趣自然高涨。大声歌唱和长啸,天地都显得狭窄,笑看冯唐感叹年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望湖亭外的湖光山色,通过渔舟客棹、好风黑云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壮阔。诗中“兰桡掣动龙蛇影”等句,巧妙运用比喻和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动感。后段转入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超脱与豪放。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