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

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 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 燕骑琵琶渭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 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 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 溪村此日更萧然,强笑为君呼酒船。 黄鸡唤日不待晓,蟠桃一熟三千年。 草间管乐真浪语,鸟雀应门蓬柱宇。 祗馀平世畎亩心,夜半吴吟泣风雨。 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殊。 年高渐欲置忧患,每赖君语相调娱。 昔日刘郎悲放逐,看花惆怅春无绿。 何如今日春愁曲,烂醉徉狂白云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垂(chuí chuí):渐渐。
  • 作恶:困扰。
  • 遣愁具:排遣忧愁的工具或方法。
  • 行歌:边走边唱。
  • 王孙草:指贵族子弟的草地,这里可能指贵族子弟的生活。
  • 曲江: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 参谋:这里指参与策划或思考的人。
  • 燕骑琵琶渭城酒:指在渭城(今陕西省咸阳市)饮酒听琵琶的情景。
  • 居人:居住的人。
  • 痿念:萎缩的念头,指对归乡的渴望。
  • 萧然:冷清,寂静。
  • 强笑:勉强地笑。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传说吃了可以长寿。
  • 管乐:指古代的管乐器和弦乐器。
  • 鸟雀应门蓬柱宇:形容家境贫寒,鸟雀可以自由进出。
  • 畎亩心: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高人:指有高深学问或道德的人。
  • 壮士断蛇:比喻英勇的行为。
  • 置忧患:设置或考虑忧患。
  • 刘郎:指刘禹锡,唐代诗人。
  • 看花惆怅春无绿:看到花却感到惆怅,因为春天还没有带来绿色。
  • 烂醉徉狂:醉酒放纵,行为狂放不羁。

翻译

随着年岁渐长,时间流逝不可追回。伤春与畏老两者交织困扰,世事常常与忧愁相伴。突然收到你家送来的排遣忧愁之物,我便日日边走边唱于春溪路上。不知忧愁是否随诗而来,更惋惜芳华被春光所误。王孙的草地谁还会重游,曲江边痛哭的参谋已穷尽思考。在渭城饮酒听琵琶,居住的人却不知行人的忧愁。行人欲归,对归乡的渴望如萎缩的念头升起,白发遇春,心却未死。水流花落无处寻觅,燕去鸿来,时光何其匆匆。溪村今日更显得冷清,我勉强笑着为你呼唤酒船。黄鸡唤日,不待天明,蟠桃成熟需三千年。草间的管乐真是空谈,鸟雀应门,蓬柱宇间。只余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夜半吴吟,泣风雨。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异。年岁渐高,渐渐想要考虑忧患,每每依赖你的话语来调娱。昔日刘郎悲叹被放逐,看花时惆怅春光未绿。何如今日的春愁曲,烂醉徉狂于白云谷。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忧患的深刻体悟。诗中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自身的衰老,抒发了对逝去青春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诗人与朋友的交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