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德化王知县

· 卢琦
悠悠乡思逐云飞,匣剑囊琴赋式微。 客计不如归计好,宦情长与世情违。 石田茅屋生苔藓,凫舄朝衫换彩衣。 留得棠梨花一树,龙寻山下款春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送别。
  • 德化王知县:德化县的知县,王姓。
  • 卢琦:元代诗人。
  • 悠悠:形容思绪遥远。
  • 匣剑囊琴:剑放在匣子里,琴放在囊中,比喻怀才不遇。
  • 赋式微:作诗表达衰微之意。
  • 客计:在外做官的计划。
  • 归计:回家的计划。
  • 宦情:做官的心情。
  • 世情:世俗之情。
  • 石田:贫瘠的田地,比喻无用之物。
  • 茅屋:简陋的房屋。
  • 生苔藓:长满了苔藓,形容荒凉。
  • 凫舄:凫(fú),野鸭;舄(xì),古代的一种鞋。比喻官职的变迁。
  • 朝衫:官员的朝服。
  • 彩衣:五彩的衣服,比喻平民或隐士的服饰。
  • 棠梨花:一种花,此处象征家乡的美好。
  • 龙寻山: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家乡。
  • 款春晖:款待春天的阳光,比喻享受家乡的温暖。

翻译

思乡之情如云般飘渺,我带着剑和琴,作诗表达心中的衰微。 在外做官的计划不如回家的计划好,做官的心情总是与世俗之情相违背。 家乡的石田茅屋已长满苔藓,官职的变迁让我换上了平民的彩衣。 留下一树棠梨花,我在龙寻山下享受着家乡的春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诗中,“匣剑囊琴”和“赋式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而“客计不如归计好”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末句以“棠梨花”和“春晖”为喻,寄托了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越和对自然的向往。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