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开先

庐山面目翠千层,飞屩孤禅不厌登。 绝顶倚云无脚力,潭珠三伏洒寒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屩(juē):轻便的鞋子,这里指穿着轻便的鞋子行走。
  • 孤禅:独自修行的僧人。
  • 绝顶:山的最高峰。
  • 潭珠:潭水中的珍珠,比喻清澈的潭水。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

翻译

庐山层层叠叠的翠绿,穿着轻便鞋的孤独僧人并不厌倦攀登。 站在山峰之巅,仿佛倚靠着云朵,却感到力不从心,潭水清澈如同三伏天洒下的寒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独自攀登庐山的情景,通过“飞屩孤禅”和“绝顶倚云”等意象,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的修行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潭珠三伏洒寒冰”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潭水的清凉与三伏天的炎热相对比,表达了僧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对高处的向往,也有对清凉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交融的深刻感悟。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