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舍菜礼成

· 卢挚
谁谓衡山高?景行思齐而。谁谓衡麓近?大路莫致之。 衡高麓云邈,洙泗不在兹。远臣礼乐光,吉月春阳时。 原隰遂咨度,于彼湘之湄。薄言采芹藻,多士乐且仪。 酌彼百泉水,憩我驷牡驰。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 我将歌《白驹》,爰求硕人遗。爰求硕人遗,空谷夫何为。 南山有楩楠,北山有桐椅。谁谓衡山高?衡麓乃所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景行:高尚的德行。
  • 思齐:希望达到。
  • :达到,实现。
  • 洙泗:古代山东的两条河流,这里指代孔子讲学的地方。
  • 吉月春阳:吉祥的月份和春天的阳光,指美好的时节。
  • 原隰:平原和低湿之地。
  • 咨度:询问,商量。
  • :水边。
  • 薄言:急忙地说。
  • 芹藻:水生植物,比喻有才学的人。
  • 多士:众多士人。
  • 惠泽:恩惠。
  • 迪民彝:引导民众遵循常理。
  • 《白驹》:《诗经》中的一篇,赞美贤人。
  • 硕人:贤人。
  • 楩楠:两种树木,比喻贤才。
  • 桐椅:桐树和椅树,也比喻贤才。

翻译

谁说衡山高不可攀?我向往那高尚的德行,希望能达到。谁说衡麓近在咫尺?但通往那里的大路却难以实现。 衡山高耸,衡麓遥远,孔子的讲学之地不在这里。远方来的臣子带来了礼乐的光辉,在这吉祥的月份和春天的阳光下。 在平原和低湿之地进行咨询和商量,就在那湘水之滨。急忙地去采摘水生植物,众多士人既快乐又合乎礼仪。 从百泉中酌取清水,让我的四匹马停下来休息。我将施予恩惠,我将引导民众遵循常理。 我将吟唱《白驹》,寻求贤人的遗风。寻求贤人的遗风,空谷中又有何用? 南山有楩楠,北山有桐椅。谁说衡山高不可攀?衡麓正是我所立足的基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衡山和衡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德行的向往和对礼乐文化的推崇。诗中“景行思齐”和“吉月春阳”等词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和时节的赞美。同时,通过“采芹藻”、“酌百泉”等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最后,以“楩楠”和“桐椅”比喻贤才,强调了衡麓作为文化根基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道德的深刻理解。

卢挚

卢挚

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