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二首

· 薛汉
今年年丰谷差贱,白米应饥翳桑夫。 飞蝗是处有遗孽,未省腊前能雪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差贱:比较便宜。
  • 翳桑夫:指在桑树下遮荫的人,这里可能指普通百姓。
  • 飞蝗:蝗虫。
  • 遗孽:留下的祸害。
  • 腊前:农历十二月之前。
  • 雪无:下雪没有。

翻译

今年丰收,谷物价格低廉,白米应该能满足那些在桑树下遮荫的普通百姓的饥饿。到处都有蝗虫留下的祸害,不知道在农历十二月之前是否会下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农村的丰收景象与自然灾害的担忧。首句“今年年丰谷差贱”直接点出了年景的好转和谷物的充足,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然而,紧接着的“白米应饥翳桑夫”则透露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切,暗示虽然粮食充足,但仍有百姓生活困苦。后两句“飞蝗是处有遗孽,未省腊前能雪无”则表达了对蝗灾后遗症和未来天气的忧虑,显示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又隐含了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薛汉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