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承旨张畴斋

· 薛汉
钟王书法得精微,每日霜毫不厌挥。 相业曲江金鉴录,幽怀西塞绿蓑衣。 蟠桃开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 应与赤松相伴约,他年名遂早知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承旨:指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员。
  • 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两位著名的书法家。
  • 精微:精细微妙。
  • 霜毫:指毛笔,因其笔尖如霜而得名。
  • :挥毫,即写字。
  • 相业:指宰相的功业。
  • 曲江: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金鉴录:指记录宰相功业的文献。
  • 幽怀:深藏的心思。
  • 西塞:地名,指西边的要塞。
  • 绿蓑衣:用草或棕编制的雨衣,这里指隐士的生活。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参天:高耸入云。
  • 四十围:形容树干极粗。
  • 赤松: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伴约:相伴的约定。
  • 名遂:名声成就。
  • 知几:预知事情的微妙变化。

翻译

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得到了精细微妙的传承,每天挥动着如霜的毛笔,从不厌倦。宰相的功业被记录在曲江的金鉴录中,而深藏的心思则寄托在西塞的绿蓑衣上。蟠桃开花时已是三千岁,古柏参天,树干粗达四十围。应当与赤松子相伴,约定在未来的岁月里,一旦名声成就,便早早预知事情的微妙变化。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书法艺术的精妙,同时表达了对宰相功业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钟王书法”、“霜毫不厌挥”等词句展现了书法的魅力,而“曲江金鉴录”、“西塞绿蓑衣”则分别象征了功名与隐逸。后两句以神话中的蟠桃和古柏为喻,寄寓了对长寿和坚韧不拔的向往,最后以与仙人相伴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名声成就的期待和预知未来的智慧。

薛汉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