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理之木石

· 薛汉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 浪齧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枕溪曲:靠近溪流弯曲处。
  • 昔者寓言今实录:过去是寓言,现在是真实的记录。
  • 嵌窦玲珑:形容山石的洞穴精致巧妙。
  • 苍璧:青色的玉石,此处形容山石的颜色和质地。
  • 浪齧沙沿:波浪侵蚀沙岸。
  • 奄有:拥有。
  • 一丘壑:一片山林。
  • 五督邮:古代官职,此处指小额的费用。

翻译

木石山人住在靠近溪流弯曲的地方,整天看山都看不够。有一天,真正的木石真的出现在眼前,过去只是寓言,现在却成了真实的记录。

不知何时,一棵老楠树在空山中生长,枯萎的树根像蛟龙一样深入地下。山石的洞穴精致巧妙,如同削成的青色玉石,就像当年苏老的三座山峰一样。

波浪侵蚀沙岸已经很久了,谁知道这些木石最终竟落入了渔人的手中。渔人喜欢饮酒,而你则对这些木石感到好奇,于是将它们运回家中,换取了一些酒水。

你没看到那些嗜好石头的相国李和牛吗?他们不惜千金四处搜寻。然而,山人却拥有了一片山林,所花费的不过是小额的费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山人的自然生活与相国们的奢华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木石山人”的形象与“嗜石相国”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满足于自然之美,后者则追求物质的奢华。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外在的物质追求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薛汉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