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宪副春日湖上有感五首

湖水荒荒寒食天,相逢犹话国初年。 红楼夜唱花间席,翠管春吹月下船。 玄圃自应留富丽,湘云谁为惜清妍? 可怜头白归来日,井邑凄凉蔼白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荒:形容湖水茫茫无际的样子。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国初年:指国家初建时期,这里可能指元朝初年。
  • 红楼:指华美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居所。
  • 花间席:在花丛中设宴。
  • 翠管:指竹制的乐器,这里泛指乐器。
  • 月下船:在月光下划船。
  •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 湘云:湘江上的云,这里泛指美景。
  • 清妍:清新美丽。
  • 井邑:指乡村或小城镇。
  • 蔼白烟:形容炊烟袅袅,景象凄凉。

翻译

湖水茫茫,正值寒食节的天空,相逢时仍在谈论国家初年的往事。夜晚在红楼中设宴,花丛间唱着歌,春天里翠管乐声在月光下划船时响起。美好的地方自然应留下富丽堂皇,湘江上的云又有谁会珍惜它的清新美丽呢?可怜我头发已白归来时,看到的却是乡村凄凉,炊烟袅袅,景象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寒食节湖上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凄凉的感慨。诗中“红楼夜唱花间席,翠管春吹月下船”等句,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往昔的繁华景象,而“可怜头白归来日,井邑凄凉蔼白烟”则突显了现实的凄凉与个人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