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盐官斯学上人

· 徐熥
微尘元世界,师已厌微尘。 满月初圆果,浮云易了身。 昙花天外散,金骨塔中新。 不作无生想,闻之应损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尘:佛教用语,指极细小的物质,比喻世界的渺小和无常。
  • 满月:比喻圆满的境界或成就。
  • 昙花:佛教中指瞬间即逝的美好事物,比喻生命的短暂。
  • 金骨:指高僧的遗骨,常被视为圣物。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译

在这个微小的尘埃世界中,老师已经厌倦了这微尘般的存在。 满月象征着圆满的成就,而浮云则易于消散,比喻生命的无常。 昙花在天外散落,金骨被安放在塔中,象征着高僧的遗骨。 如果不是追求无生的境界,听到这些事情应该会感到心神受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佛教的意象和术语,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界渺小的深刻认识。诗中“微尘”、“满月”、“昙花”、“金骨”等词汇,都是佛教中常用的比喻,用以描绘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