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龙门待诏高廷礼,兴到挥毫写山水。
黯淡峰峦朦?云,一生学得南宫体。
三绝声名重昔时,画成题咏墨淋漓。
总缘人品压流辈,以兹并重无声诗。
流传岁久虫鱼蚀,半尺冰绡难论值。
龙门去后墨池乾,画史谁能继其迹。
陈子湾溪我辈人,应疑待诏是前身。
一时词翰推双美,点染云山更有神。
满目烟霞浓复淡,复岭重冈连断岸。
偏于米老得风神,难与龙门辨真赝。
岁月惊看忽十年,灯前隐隐生云烟。
诗成戏笔题其上,留作人间宝墨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门待诏:指高廷礼,待诏是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令。
- 高廷礼:人名,明代画家。
- 黯淡:暗淡无光。
- 峰峦:连绵的山峰。
- 朦?(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南宫体:指南宫宗的绘画风格。
- 三绝:指诗、书、画三者俱佳。
- 流辈:同辈,同流。
- 无声诗:指绘画,因其无声而比拟为诗。
- 冰绡:薄如冰的丝织品,此指画纸。
- 墨池乾:指墨水用尽,比喻高廷礼去世。
- 陈子湾溪:人名,即陈伯孺。
- 词翰:指文学和书法。
- 米老:指米芾,宋代著名书画家。
- 风神:风格和神韵。
- 真赝:真假。
- 岁月惊看:时间飞逝,令人惊讶。
- 宝墨:珍贵的墨迹。
翻译
龙门待诏高廷礼,兴致来时挥毫作山水画。 山峰暗淡,云雾朦胧,一生学得了南宫宗的绘画风格。 他的诗、书、画三绝在当时名声显赫,画成后题诗墨迹淋漓。 他的人品超越同辈,因此他的画作被视为无言的诗。 岁月流转,画作被虫蚀,半尺的画纸难以估价。 高廷礼去世后,无人能继承他的画艺。 陈伯孺,我辈中人,或许怀疑他是高廷礼的转世。 一时之间,他的文学和书法双美并重,描绘的山水更添神韵。 满眼是浓淡相间的烟霞,连绵的山岭与断岸相连。 他的画风接近米芾,难以辨别真伪。 岁月飞逝,十年过去,灯前的画作似乎隐隐生出云烟。 诗成后,我在画上戏笔题字,留下这珍贵墨迹传世。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明代画家高廷礼和陈伯孺的艺术成就。诗中,徐熥通过对高廷礼画风的描述,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风格。同时,他将陈伯孺与高廷礼相提并论,认为陈伯孺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样出色,其山水画更是神韵十足。诗末,徐熥表达了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珍视,以及对艺术传承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