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 徐熥
馁虎横行甚,村氓骨半枯。 猛应凭伥鬼,威或假妖狐。 白昼常当道,清时敢负嵎。 官兵虚搏击,鸡犬反惊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馁虎:指饥饿的老虎。
  • 横行:指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 村氓:指村民。
  • 骨半枯:形容村民因饥饿或疾病而身体极度虚弱。
  • 伥鬼: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会帮助老虎害人。
  • :借助。
  • 妖狐:指狐狸精,传说中能变幻迷惑人的妖怪。
  • 白昼:白天。
  • 清时:指太平时期。
  • 负嵎:依靠山势险要的地方。
  • 虚搏击:形容官兵的行动不实,没有实际效果。
  • 鸡犬反惊呼:连鸡犬都感到惊恐,形容社会动荡不安。

翻译

饥饿的老虎肆无忌惮地横行,村民们多半骨瘦如柴。 猛兽的威风应该依靠那些伥鬼,或是借助妖狐的力量。 即使在白天,它也常常挡在路上,太平时期也敢依靠险要之地。 官兵的打击看似激烈却无实效,连鸡犬都感到惊恐而呼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饥饿老虎横行村庄的场景,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官府的无能。诗中“馁虎横行甚,村氓骨半枯”直接描绘了村民的悲惨境遇,而“猛应凭伥鬼,威或假妖狐”则暗示了恶势力背后的支持。后两句“白昼常当道,清时敢负嵎”进一步揭示了恶势力的嚣张,即使在太平时期也无所顾忌。最后“官兵虚搏击,鸡犬反惊呼”则讽刺了官府的无力,连鸡犬都感到不安,反映了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