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袍:指僧人穿的袈裟。
- 龙华:佛教用语,指佛的居所,也泛指佛寺。
- 支策:支撑起坐垫。
- 开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 赊:遥远。
- 法味:佛教用语,指佛法的深奥和美妙。
- 香积会:佛教中的一个法会,供奉香火。
- 礼容:仪容举止。
- 少施家:指施主家,即供养僧人的家庭。
- 逸民:隐士。
- 羽客:道士的别称。
- 疏竹:稀疏的竹子。
- 青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 景半斜:景色半隐半现,斜阳照耀。
- 究竟:佛教用语,指最终的真理或境界。
- 匡山:山名,位于江西省。
- 古社:古老的寺庙。
- 足烟霞:充满烟雾和霞光,形容景色幽美。
翻译
僧人们穿着袈裟,相约来到佛寺,支起坐垫,敞开衣襟,道路并不遥远。 这里佛法的深奥美妙如同香积会上的供奉,仪容举止仿佛在施主家中。 隐士和道士都期待着到来,稀疏的竹子和青苔在斜阳下显得半隐半现。 最终相依何处最好?匡山的古老寺庙充满了幽美的烟雾和霞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们在佛寺中的聚会场景,通过“方袍相引”、“支策开襟”等细节,展现了他们轻松自在的心境。诗中“法味已同香积会”和“礼容疑在少施家”两句,巧妙地将佛法的深奥与施主家的温馨相提并论,表达了佛法与人间情感的和谐统一。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隐逸山林、追求心灵净土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