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常时柏梁宴,今日谷林归。 玉斝恩波遍,灵辒烟雨霏。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旂。 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柏梁宴:古代宫廷中的宴会。
  • 谷林:指帝王的陵墓。
  • 玉斝(yù jiǎ):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
  • 灵辒(líng wēn):古代载运灵柩的车。
  • 烟雨霏:形容细雨蒙蒙的样子。
  • 乔山:高大的山,这里指帝陵所在的山。
  • 森羽骑:形容羽林军的威严。
  • 渭水: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长安。
  • 旌旂(jīng qí):古代的旗帜。
  • 仙驭:指皇帝的灵柩。
  • 耘田鸟:在田间耕作的鸟,这里指普通的鸟。

翻译

往常在柏梁台举行盛大的宴会,如今却要归于谷林的陵墓。 玉斝中盛满了皇帝的恩泽,灵车在烟雨中缓缓前行。 乔山上羽林军威严地排列,渭水边旗帜飘扬。 仙人的车驾何处可见,只有田间的鸟儿自在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德宗皇帝的葬礼场景,通过对比往昔的盛况与今日的哀荣,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皇帝的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斝恩波”、“灵辒烟雨”等,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哀愁的氛围。结尾的“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慨,暗示着皇帝的灵魂已升天成仙,与尘世的繁华不再相干,只有田间的鸟儿依旧自由飞翔,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意味。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