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如来一真智,遍满娑婆界。
殷勤说方便,有人自不解。
无处不生心,有处多贪爱。
心王作黑业,教他口忏悔。
口忏心不改,心口相违背。
不服无心药,病根总不差。
著相求菩提,不免还他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如来:佛教中指佛陀,即释迦牟尼佛。
- 一真智:指佛陀的绝对智慧。
- 娑婆界:即娑婆世界,佛教中指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充满了苦难和烦恼。
- 方便:佛教术语,指为了引导众生修行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 心王:指心,佛教中认为心是主宰一切行为的根本。
- 黑业:指恶业,即不好的行为和业力。
- 忏悔:佛教术语,指悔改以往的过错,请求宽恕。
- 著相:执着于外在的形象或形式。
- 菩提:指觉悟,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翻译
佛陀的绝对智慧,遍布整个充满苦难的世界。 他殷勤地传授各种修行方法,但有人却自己无法理解。 无论在哪里,心都会产生欲望;在有欲望的地方,人们总是贪爱。 心作为主宰,制造了恶业,却让别人用口来忏悔。 虽然口头上忏悔,但内心并未改变,心与口相互背离。 如果不服用无心的药物,病根始终无法消除。 执着于外在的形式去追求觉悟,最终还是免不了要偿还债务。
赏析
这首诗偈深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心与行的关系,以及修行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对比“心王”与“口忏”的不一致,强调了真正的修行需要内心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忏悔。同时,诗偈也警示人们,如果只是执着于外在的形式,而不去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那么最终还是无法达到觉悟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佛教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