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昭陵过咸阳墅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踰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孙氏,这里泛指贵族子弟。
- 二顷: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
- 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
- 一廛:古代城市中的住宅区单位,这里指扬雄的住所。
- 伊予:我。
- 南亩:田地。
- 顷岁:去年。
- 明命:皇帝的命令。
- 铭勋:刻记功勋。
- 贞坚:坚定不移。
- 葺场圃:修整菜园和打谷场。
- 迨今:至今。
-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 咸阳田:咸阳地区的田地。
- 田夫:农夫。
- 乡耋:乡里的老人。
- 村盘:乡村的宴席。
- 鸡黍:鸡肉和黍米,泛指农家饭菜。
- 禄代耕:用官禄代替耕作。
- 食为天:食物是生存的根本。
- 廪给:官府的俸禄。
- 井税:古代的田税。
- 涂涂:泥泞的样子。
- 沟塍:田间的水沟和田埂。
- 漠漠:弥漫的样子。
- 桑柘:桑树和柘树,这里泛指树木。
- 荒蹊:荒废的小路。
- 精舍:寺庙。
- 秋泉:秋天的泉水。
- 池笼:指官场生活。
- 樵牧:砍柴和放牧,这里指田园生活。
- 缨络:官帽上的装饰,这里指官职。
- 田里谐因缘:在田野中和谐地生活。
翻译
我缺乏像季孙氏那样的二百亩土地,也没有扬雄那样的一处住宅。但我在这南方的田地上,拥有的土地数量已经超过了前贤。去年我受到了皇帝的明令,刻记了我的功勋,坚定不移。于是我开始操持书写,内心感到有所欠缺。于是我开始修整菜园和打谷场,至今已有三四年。恰好因为去昭陵拜祭,得以到达咸阳的田地。农夫们争相致辞,乡里的老人们也纷纷前来。乡村的宴席已经摆好,鸡肉和黍米都是珍鲜美味的。古人说用官禄代替耕作,人们以食物为生存的根本。我自愧官府的俸禄丰厚,想必田税也会优先考虑。田间的水沟和田埂泥泞,桑树和柘树的烟雾弥漫。荒废的小路埋没了古老的树木,寺庙临近秋天的泉水。官场生活并不安逸,砍柴和放牧才是我所便。最终我将解下官帽上的装饰,在田野中和谐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土地与前贤的财产,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同时,通过对田园景象的描绘,如“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最后,诗人明确表示希望放弃官职,回归田园,体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