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墅即事书情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
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
别墅池塘晓,晴郊草木蕃。
沟塍连杜曲,茅土盛于门。
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
退朝鸣玉会,入室断金言。
材俊依东阁,壶觞接后园。
径深云自起,风静叶初翻。
宰物归心匠,虚中即化源。
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德:指至高的德行。
- 承昌运:承受繁荣昌盛的时运。
- 三公:古代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 翊至尊:辅佐至高无上的君主。
- 云龙:比喻君臣遇合。
- 理代:治理时代。
- 鱼水:比喻君臣关系和谐如鱼得水。
- 深恩:深厚的恩情。
- 别墅:别处的宅院。
- 沟塍:田间的水沟和田埂。
- 杜曲: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代多有贵族在此建别墅。
- 茅土:指封地。
- 卜筑:择地建屋。
- 登览:登高远望。
- 经邦:治理国家。
- 退朝:下朝。
- 鸣玉:古代官员上朝时佩带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
- 断金:比喻友情深厚,如金石之坚。
- 材俊:才能出众的人。
- 东阁:指宰相招贤之地。
- 壶觞:酒器,代指饮酒。
- 径深:小路深远。
- 风静:风停止。
- 叶初翻:树叶初开始翻动。
- 宰物:主宰万物。
- 归心匠:归于匠心独运。
- 虚中:内心空灵。
- 化源:教化的本源。
- 巴人:指普通人。
- 宁敢和:岂敢与之和诗。
- 愧游藩:羞愧于游历边疆。
翻译
至高的德行承受着繁荣昌盛的时运,三公辅佐着至高无上的君主。君臣如云龙般和谐治理时代,如鱼得水般深见恩情。别处的池塘在清晨显得格外宁静,晴朗的郊外草木茂盛。田间的水沟和田埂连接着杜曲,封地之盛超过了门户。择地建屋,登高远望,常常讨论国家大事。下朝时,玉佩发出声响,入室后,友情如金石之坚。才能出众的人依附于东阁,饮酒接后园。小路深远,云自起,风停止,树叶初开始翻动。主宰万物归于匠心独运,内心空灵即是教化的本源。普通人岂敢与之和诗,只能羞愧于游历边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君臣和谐、国家昌盛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别墅池塘、晴郊草木,展现了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诗中“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巧妙比喻了君臣之间的深厚关系。后文通过“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结尾处“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则流露出作者的自谦之情,不敢与高位者并肩,只能羞愧地游历边疆。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个人境遇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