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 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 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 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 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天气开始寒冷。
  • 秋杪:秋末。
  • 清光:清澈明亮的光线。
  • 澄曙空:使早晨的天空清澈明亮。
  • 泽均行苇厚:恩泽普及,使得芦苇生长茂盛。
  • 年庆华黍丰:庆祝年成丰收,黍稷茂盛。
  • 声明畅八表:声威和名望传播至八方。
  • 宴喜陶九功:宴会中喜悦,陶醉于九种功绩之中。
  • 文丽日月合:文采与日月同辉。
  • 乐和天地同:音乐和谐,与天地同调。
  • 圣言在推诚:圣明的言论在于推广诚信。
  • 臣职惟匪躬:作为臣子的职责,不是为了个人。
  • 琐细何以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何报答。
  • 翾飞淳化中:小鸟在淳朴的风气中自由飞翔。

翻译

寒露时节正值秋末,清晨的天空清澈明亮。恩泽普及,芦苇生长茂盛,庆祝年成丰收,黍稷茂盛。声威和名望传播至八方,宴会中喜悦,陶醉于九种功绩之中。文采与日月同辉,音乐和谐,与天地同调。圣明的言论在于推广诚信,作为臣子的职责,不是为了个人。微不足道的事情如何报答,小鸟在淳朴的风气中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丰收的秋天景象,通过寒露、清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表达了皇帝的恩泽如同滋润的雨水,使得万物生长茂盛,人民庆祝丰收的喜悦。后文通过“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等句,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辉煌。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赞美。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