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

仲春蔼芳景,内庭宴群臣。 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钩陈。 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 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 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 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薰。 时泰恩泽溥,功成行缀新。 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蔼芳景:美好的春光。
  • 内庭:宫廷内部。
  • 森森:形容排列整齐而威严。
  • 干戚:古代的兵器,这里指仪仗。
  • 济济:形容人多而整齐。
  • 钩陈:星名,这里指宫廷中的位置。
  • 大乐:宏大的音乐,指宫廷音乐。
  • 中和:和谐中正。
  • 序人伦:规范人际关系。
  • 正声:正统的音乐。
  • 咸濩:古代音乐的一种。
  • 易象:《易经》的卦象。
  • 羲文:伏羲和文王,古代的圣人。
  • 玉俎:玉制的祭器。
  • 朝服:官员上朝时穿的礼服。
  • 金钿:金制的首饰。
  • 舞茵:舞蹈时铺在地上的垫子。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圣藻:皇帝的文采。
  • 时泰:时世太平。
  • 恩泽溥:恩惠广泛。
  • 行缀新:行动有序,焕然一新。
  • 赓歌:继续歌唱。
  • 昭回:光明照耀。
  • 华封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春季的第二个月,美好的春光中,宫廷内部宴请群臣。仪仗整齐威严地排列,官员们整齐地走向宫廷中的位置。宏大的音乐源自天地,和谐中正地规范人际关系。正统的音乐超越了古代的咸濩,易经的卦象蕴含着伏羲和文王的智慧。玉制的祭器映衬着官员的朝服,金制的首饰在舞蹈的垫子上闪耀。美好的时光如同雪后初晴,皇帝的文采自然散发出风雅。时世太平,恩惠广泛,行动有序,焕然一新。继续歌唱,仰望光明照耀,私下里比作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中春日宴会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展现了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和谐。诗中“仲春蔼芳景”一句,即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为背景,烘托出宫廷宴会的喜庆氛围。后文通过对音乐、服饰、舞蹈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高雅和隆重。结尾处,诗人以“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