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更:古代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天快亮的时候。
- 钟漏歇:钟声和漏声停止,表示夜已深,接近黎明。
- 千门:指宫殿的众多门户。
- 扃钥:门闩和锁,这里指门户紧闭。
- 紫宸:帝王的宫殿。
- 黄道: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这里指天色渐亮。
- 辨色:辨别天色的变化,指天亮。
- 趋中禁:趋向皇宫的中心禁地。
- 分班:官员们按照等级和职责分组。
- 祥烟:吉祥的烟雾,这里指祭祀时的烟雾。
- 威凤:指皇帝的仪仗中的凤凰图案,象征皇权。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 斧藻:指文采,这里比喻文治。
- 轮辕:车轮和车辕,比喻国家的治理。
- 风偃草:风吹草倒,比喻政令顺畅,人民顺从。
- 道合鼎调梅:比喻政治和谐,如同鼎中的梅子调和得宜。
- 渥命:深厚的命令,指皇帝的恩典。
- 三接:多次接见。
- 九垓:九州,指全国。
- 嘉言造膝:美好的话语贴近皇帝的身边。
- 东阁:指宰相的办公地点。
- 南山赋有台:南山有高台,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重用。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事物。
- 康哉:赞美之词,表示一切都好。
翻译
天将破晓,钟声和漏声停止,宫殿的千门万户缓缓打开。在紫宸宫的残月下,黄道带的天色渐渐明亮。官员们辨别着天色的变化,走向皇宫的中心禁地,按照等级和职责分组排列。祥瑞的烟雾缭绕,象征皇权的凤凰图案在宫中徘徊。文治如同文采般完美,国家的治理如同车轮和车辕般适合众材。政令顺畅如同风吹草倒,政治和谐如同鼎中的梅子调和得宜。皇帝的深厚命令随着多次接见传达,恩典遍布全国。美好的话语贴近皇帝的身边,喜悦的心情回荡在心中。东阁宰相那里聚集了许多才士,南山有高台,预示着有才华的人将得到重用。美好的春天不敢与之相比,只能空自赞美这一切都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早朝的盛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繁忙。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紫宸残月”、“黄道晓光”等,形象地表达了天色的变化和宫廷的氛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皇帝恩典和政治和谐的赞美,以及对才士得到重用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