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

天坠玉棺迟,斑斑沐椁宜。 千年凝虎魄,四面沥松脂。 速葬伤贫窭,长号失圣慈。 为亲荐蝼蚁,吾穴莫教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fén):埋葬死者的土堆。
玉棺(yù guān):用玉石制成的棺材。
沐椁(mù guǒ):洗净棺椁。
虎魄(hǔ pò):传说中虎的精魂。
松脂(sōng zhī):松树的树脂。
速葬(sù zàng):迅速安葬。
贫窭(pín jù):贫困。
长号(cháng hào):长时间悲哭。
圣慈(shèng cí):圣德慈爱。
(jiàn):推荐。
蝼蚁(lóu yǐ):比喻微不足道的人。
(xué):坟墓。

翻译

在两位大人的坟墓旁边,我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文字,告诉他们我的生平。
天空中坠落的玉棺迟迟未下,斑斑沐洗棺椁很适宜。
千年来凝结着虎的精魂,四周滴落着松树的树脂。
快点把我埋葬,不要让贫困的人受伤悲哭,长时间的哀号失去了圣德慈爱。
为了亲人,推荐了微不足道的人,我的坟墓不要被迁移。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作者对自己死后的安葬和后人对其的怀念之情。通过对玉棺、虎魄、松脂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古代人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贫困人的关怀和对圣德慈爱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家人的牵挂。整体氛围庄重而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古人对生死的敬畏和对亲情的珍视。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