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楚人丘户部汝谦要饮显灵宫即事

逃暑仙都静不扃,杂花红雾昼冥冥。 綵丝留景真堪续,白苧含薰且细听。 酹屈怀沙人渐少,辟兵飞警事初宁。 从他稚子行觞数,楚客于今肯爱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逃暑:避暑
  • 仙都: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显灵宫。
  • 扃(jiōng):关闭。
  • 綵丝:彩色丝线,端午节习俗之一,用以辟邪。
  • 白苧:白色的苎麻布,这里指用苎麻布制成的衣服。
  • 含薰:带着香气
  • 酹(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怀沙:楚辞《九章》中的一篇,传为屈原投江前的绝笔。
  • 辟兵:避免兵祸,端午节习俗之一,用以祈求平安。
  • 飞警:紧急的警报
  • 行觞:举杯饮酒
  • 楚客:楚地的客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爱醒:喜欢清醒,这里指不愿意多饮酒。

翻译

在仙都显灵宫避暑,这里静谧不闭门,杂花如红雾,白昼也显得幽暗。 彩色丝线留下节日的景象,真是值得继续,穿着白色苎麻衣服,带着香气,细细聆听。 祭奠屈原、怀念沙洲的人渐渐少了,避免兵祸、紧急警报的事情刚刚平息。 任由孩童们举杯数数,作为楚地的客人,我如今是否还愿意保持清醒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日在显灵宫的景象,通过“逃暑”、“綵丝”、“白苧”等词语,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氛围。诗中“酹屈怀沙人渐少”一句,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淡漠。最后两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中的自我反思和情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