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方伯邀游豫园

豫园长日锁岧峣,为我聊惩鸟雀骄。 碧沼静能涵象纬,朱甍高自割烟霄。 嵯峨玉耸栖云岫,宛转银题上汉桥。 却笑闲居先散骑,枋榆三尺也逍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潘方伯:指潘恩伯,王世贞的朋友,方伯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 豫园:位于中国上海,明朝时期的园林,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岧峣:形容山峰高耸。
  • :警戒,使不犯错误。
  • 鸟雀骄:比喻世俗小人得意忘形的样子。
  • 碧沼:清澈的池塘。
  • 象纬:天上的星象排列,引申为宇宙、自然法则。
  • 朱甍:红色屋脊,指高大的建筑。
  • 割烟霄:穿透云霄,形容楼阁之高。
  • 嵯峨:形容山势峻峭或建筑物高大。
  • 玉耸:如玉般挺立,形容山石或建筑的美。
  • 栖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
  • 宛转:曲折连绵,形容道路或线条优美。
  • 银题:银色的题字,可能指园林中的装饰或碑文。
  • 汉桥:指横跨水面的大桥,可能是指豫园内的桥梁。
  • 散骑: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没有实权但地位较高的官员。
  • 枋榆:泛指树木,这里借指简朴的生活。
  • 三尺:古代以六尺为一步,三尺约为一米,表示空间狭小,但生活自在。

翻译

豫园长久以来都像一座高峻的山峰被锁住,为了让我稍稍收敛一下那些像鸟雀一样得意忘形的人。清澈的池塘静静地映照着天空的星象,红色的屋脊高高耸立,仿佛切割了那无尽的烟云。山石峻峭如玉,仿佛直插云霄;蜿蜒的银色题字装饰在大桥之上。看着这些,我反而觉得,即使是在这简朴的居所里闲居,没有实权,也能享受到一种超越尘俗的逍遥自在。

赏析

王世贞通过描绘豫园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表达了对世事繁华与浮躁的反思。他邀请朋友潘方伯游园,实际上是借此寓言,告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虚荣和权力之争所蒙蔽,而应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豫园的“锁岧峣”象征着外界的诱惑和束缚,而“碧沼”、“朱甍”的描绘则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中流露出的淡泊名利之志,体现了作者超脱的人生态度。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