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梓:指梓州,今四川三台县。
- 于鳞:指于鳞鱼,传说中的神鱼。
- 陵阳:古代地名,今湖北江陵一带。
- 剖:分开,这里指剖开于鳞鱼。
- 双悬皎月:比喻两件极为珍贵的事物。
- 咸京:指古代的咸阳,这里泛指京城。
- 荆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西部。
- 偿:偿还,这里指价值。
翻译
如果要问剖开于鳞鱼后能得到什么名声,那将是两个如同皎洁月亮般珍贵的事物照耀着京城。 否则,它依旧隐匿在荆山之中,一旦出现,其价值堪比十五座城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于珍贵事物的珍视和对于名声的追求。诗中“双悬皎月”形象地描绘了剖开于鳞鱼后可能获得的巨大名声,而“看即须偿十五城”则夸张地表现了于鳞鱼的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和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