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功德废寺

古寺逢人语,宣皇御辇过。 散香群帝下,迎跸万灵呵。 水束蟠丹砌,虹垂饮碧萝。 雕梁扶日月,绣障拥山河。 果失阿罗汉,缘空窣堵波。 嘶鸣来白马,剥凿怅青螺。 赐额苔全卧,残碑两自磨。 棁龙阴吐甲,壁刹暮扬戈。 佛坐狐禅倨,僧房鸟迹多。 化城归一劫,净土让诸魔。 函舌惊珠梵,泉音想玉珂。 低昂人代有,生灭竟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皇:指明宣宗朱瞻基。
  • 御辇:皇帝的车驾。
  • (bì):古代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
  • :呵斥,这里指众神守护。
  • 碧萝:绿色的藤萝。
  • 雕梁:雕刻精美的屋梁。
  • 绣障:华丽的屏障。
  • 阿罗汉:佛教中指已达到涅槃的圣者。
  • 窣堵波:佛塔。
  • 白马:指佛教传入中国时,传说中的白马驮经。
  • 青螺:指青色的螺壳,这里比喻剥落的石刻。
  • 赐额:赐予的匾额。
  • 棁龙:雕刻的龙。
  • 壁刹:墙壁上的佛塔。
  • 狐禅:指不正规的禅修。
  • 化城:佛教用语,指幻化的城市,比喻短暂无常。
  • 净土: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 珠梵:指佛经。
  • 玉珂:玉制的装饰品,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翻译

古寺中遇到的人告诉我,明宣宗曾驾临此地。群神散香,万灵守护,迎接皇帝的到来。水流环绕着红色的台阶,彩虹仿佛垂饮绿色的藤萝。雕刻精美的屋梁支撑着日月,华丽的屏障拥抱着山河。然而,这里已失去了阿罗汉的踪迹,佛塔也空无一物。白马嘶鸣,青螺剥落,令人惆怅。赐予的匾额已被苔藓覆盖,残碑独自磨灭。雕刻的龙在阴暗处吐露着甲片,墙壁上的佛塔在黄昏中扬起战戈。佛座上狐禅倨傲,僧房里鸟迹斑斑。幻化的城市归于一劫,净土让给了诸魔。佛经中的珠梵令人震惊,泉水之音让人想起玉珂的美妙。人世间的事物有高有低,生灭无常,究竟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古寺,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寺庙的辉煌与衰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雕梁扶日月”、“绣障拥山河”等,展现了寺庙曾经的辉煌。而“赐额苔全卧”、“残碑两自磨”等句,则表达了寺庙的衰败和历史的沧桑。最后,诗人通过对人世间生灭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