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冀方:指河北一带。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传统习俗不生火,吃冷食。
- 郧阳:今湖北省郧县。
- 儿曹:儿辈,孩子们。
- 上冢:扫墓。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四十九年:指作者当时的年龄。
- 一百五日:指从冬至到清明的时间,约为一百零五天。
- 新火:清明节时重新点燃的火,象征新的开始。
- 馀光:余下的光阴。
翻译
去年清明节我指向河北的方向,今天寒食节我滞留在湖北郧阳。孩子们随俗去扫墓,而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思念亲人却感到极度悲伤。我已经四十九岁了,从冬至到清明的一百零五天,白昼开始变长。不论是因为积雨而无法点燃新火,即使有了余下的光阴,也不是在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异乡过清明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清明,以及儿辈与自己的不同情感,突出了作者的断肠之痛。末句“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馀光非故乡”深刻表达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内心的故乡情结始终难以割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