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西粤冯作鹏来韵

· 成鹫
壮游衰病各离居,旧约寻思一半虚。 去国声名夸肸蚃,入山滋味类泔鱼。 槐花閒却三秋半,菊蕊忙于九月初。 我未心空君未第,相思莫讶梦来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肸蚃(xī xiǎng):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这里比喻声名显赫。
  • 泔鱼:指用泔水(淘米水)养的鱼,比喻生活简朴或隐居。
  • 閒却:闲置,这里指槐花未被利用。
  • 心空:指心境空灵,无所牵挂。
  • 未第:未中进士,指未取得功名。

翻译

壮游与衰病各自离居,旧时的约定回想起来已多半成空。 离开国家的声名虽显赫,但入山隐居的滋味却如泔水养鱼般简朴。 槐花闲置了三秋的一半,菊蕊却忙碌在九月初。 我的心境尚未空灵,你还未取得功名,相思之情不要惊讶梦中的疏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旧日约定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壮游衰病各离居”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变迁,而“旧约寻思一半虚”则透露出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失落。通过“肸蚃”与“泔鱼”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声名与隐居生活的不同感受。末句“相思莫讶梦来疏”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