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载乌台:指在御史台任职九年。乌台,即御史台,因建筑多用黑色瓦片覆盖而得名。
- 著豸冠:指戴上豸冠,豸冠是古代官员的礼帽,这里代指官员身份。
- 报政:报告政绩。
- 鹏程:比喻远大的前程。
- 骥足:良马的脚,比喻有才能的人。
- 十二闲:指十二个马厩,比喻朝廷中的高位。
- 绣斧:指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
- 金銮:指金銮殿,皇帝的宝座,这里代指朝廷。
- 黄花节:指重阳节,因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菊花又称黄花。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这里泛指南京。
翻译
九年来在御史台担任官职,头戴豸冠,忽然间看到报告政绩的消息传到长安。 如同鹏鸟展翅飞翔三千里,良马终究要回到那十二个马厩之中。 自然有风霜伴随着华丽的斧头,难道没有礼乐在金銮殿上奏响吗? 回到家乡时想必正值重阳节,登高望远,醉眼朦胧中遍览秦淮河畔的山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御史官员的仕途经历和归乡之情。诗中,“九载乌台”和“报政上长安”展现了官员的辛勤工作和政绩的认可。通过“鹏程”和“骥足”的比喻,表达了官员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朝廷的忠诚。后两句则转向对家乡的思念,以重阳节和秦淮河的美景作为背景,抒发了官员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和归乡的喜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