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大王歌

· 成鹫
蛮乡歌舞自称善,厥声可闻不可见。 四月五月跳大王,家家刻木作鬼面。 千丑万拙由心生,头角觺觺尽奇变。 削成两耳贯双环,黑白青红随绘绚。 长缨分结顶门边,俛仰周遮任方便。 市来绛帛缝赭衣,承以素裳纫新练。 长柄牙旗短柄簦,东官草帽冈州扇。 粗缯细篾作游龙,肖首肖尾中连串。 事事具足人力齐,次第椎牛集欢宴。 大王端坐不饮酒,黄童白叟争酬劝。 酒阑酷酊齐唱歌,呕哑啁啧无分辨。 舁神入城城市空,大呼疾走看游龙。 驭龙小儿戴鬼面,一步一跌来匆匆。 左顾右盼各招手,头旋尾转相追从。 游龙舞罢抚歌板,唱歌尽是头白翁。 青葵半掩老面目,随声答响羞雷同。 须臾磨旗万舞作,朱干玉戚纷兴戎。 或击或刺冯而怒,或揖或让足而恭。 忽焉而起忽而止,一一皆与神心通。 舞罢偃旗卧金鼓,借问大王何所取。 倾筐擎出斗与升,鬼面成群更歌舞。 道旁观者不忍见,腼颜汗背交相觑。 吁嗟乎,天下尽儿戏,举世同奔波。 车毂交击人肩摩,俄而礼乐俄干戈。 五斗折腰不足道,倾筐积少看成多。 大王乃是死诸葛,含羞忍耻如之何。
拼音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