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 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举行祓禊(fú xì)仪式以驱邪祈福。
  • 祓禊(fú xì):古代的一种净化仪式,通常在春季举行,用以驱除不祥。
  • 惊尘:扬起尘土,形容奏乐声大,引起尘土飞扬。
  • 障行骑:指柳树的枝条像屏障一样遮挡着骑马的人。
  • 九龙津:地名,可能是指一个渡口或河流交汇处,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春天来临,帝都的上巳日,全城的人都早早地出门进行祓禊仪式。 停车必须靠近水边,奏乐声大到能扬起尘土。 柔软的柳枝像屏障一样遮挡着骑马的人,浮桥上挤满了观看的人群。 人们还在说时间尚早,于是更多人前往九龙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上巳节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繁忙与欢乐。诗中“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参与祓禊仪式的热闹场面,而“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则进一步以柳树和浮桥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结尾的“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则表达了人们对节日活动的无限热情和期待,展现了上巳节浓厚的民俗氛围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崔颢

崔颢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年)中进士,官司勋员外郎。现存诗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过于《黄鹤楼》。少年时作的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得雄浑奔放。他四处游历。崔颢吟诗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诗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明人辑有《崔颢集》。李白叹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