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尊师归洞庭

· 许浑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尊师:对道士的尊称。
  • 洞庭:指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归帆:归来的船帆,这里指张尊师归途中的船。
  • 水花:水面上的浪花。
  • 霜后:霜降之后,指深秋或初冬时节。
  • 傍檐:靠近屋檐。
  • 山果:山中的果实。
  • 雨来低:形容雨后山果因水分充足而显得更加饱满。
  • 杉松:两种常绿乔木,杉树和松树。
  • 茶灶:煮茶用的小炉。
  • 岩谷:山岩和山谷。
  • 初寒:初冬的寒冷。
  • 药畦:种植药材的田地。
  • 武陵溪:指隐居的地方,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时偶然发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国。

翻译

张尊师是一位擅长琴艺的道士,他住在洞庭湖的西边。风满帆归,他的归途清晰而不迷失。对岸的水花在霜降后显得更加浅淡,靠近屋檐的山果在雨后显得更加饱满。杉松树下,他傍晚时分移动茶灶,准备煮茶;山岩和山谷中,初冬的寒冷覆盖了种植药材的田地。将来某一天,我若思念他,只能写下两行字,但无人知晓这思念之情,就像那隐秘的武陵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尊师归洞庭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道士清静的生活和诗人对他的深切思念。诗中“风满归帆路不迷”一句,既表达了归途的顺利,也隐喻了道士心境的宁静和明确。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环境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怀念。结尾的“武陵溪”则巧妙地运用典故,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