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

· 许浑
自剪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莎(qīng suō):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 雨衣:用莎草编织的防雨衣。
  • 南峰:指南面的山峰。
  • 烟火:炊烟,这里指有人居住。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指贫苦人家。
  • 莱妻:指诗人的妻子,莱是古代对妻子的美称。
  • 蒸藜:蒸煮的藜麦,一种谷物。
  • 童子:指家中的小孩。
  • 碧潭:清澈的水潭。
  • 镜跃:像在镜子上跳跃,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拂屏飞:像拂过屏风一样飞翔,形容鸟儿飞行的轻盈。
  • 花时:花开时节。
  • 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钓鱼著称。
  • 钓矶:钓鱼时坐的石头。

翻译

我亲自剪下青莎草,编织成雨衣,南面的山峰下,炊烟袅袅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门。我的妻子早早地告诉我蒸藜麦已经熟了,家中的小孩远远地迎接我种豆归来。鱼儿在碧绿的水潭中如同在镜面上跳跃,鸟儿在青翠的山峰间轻盈地飞翔,仿佛拂过屏风。花开时节,难免有人来往,我真想买下严光曾经垂钓的那块石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诗人自剪青莎织雨衣、家中炊烟、妻子报饭熟、童子迎归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结尾的“欲买严光旧钓矶”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严光高洁品格的敬仰。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