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卓少府任江都

· 许浑
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 三千宫女自涂地,十万人家如洞天。 艳艳花枝官舍晚,重重云影寺墙连。 少年作尉须兢慎,莫向楼前坠马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炀帝(yáng dì):指隋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木兰船: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
  • 宫女:皇宫中的女官或侍女。
  • 涂地:指宫女们涂饰地面,这里可能指宫女们忙碌的场景。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都城繁华如仙境。
  • 官舍:官员的住所。
  • 兢慎(jīng shèn):小心谨慎。
  • 坠马鞭:从马背上掉落的鞭子,比喻失职或失态。

翻译

在隋炀帝的都城,春水之畔,夜晚笙歌悠扬,直达华丽的木兰船。 宫中有三千宫女忙碌涂饰,而都城十万家庭繁华如仙境。 花枝艳丽,晚霞映照着官舍,云影重重,连绵至寺墙。 少年啊,你作为官员必须小心谨慎,切莫在楼前失态,让马鞭坠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隋炀帝都城的繁华景象,通过“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等意象展现了都城的富丽与热闹。诗中“三千宫女自涂地,十万人家如洞天”对比了宫廷与民间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则转向对年轻官员的劝诫,提醒其在繁华中保持清醒和谨慎,不要因轻率而失态。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都城的繁华,又蕴含了对年轻人的深切期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