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 许浑
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 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陪汎:陪同游玩。
  • 芳池:美丽的池塘。
  • 醉北楼:在北楼上饮酒至醉。
  • 水花繁艳:水中花朵繁多且艳丽。
  • 照膺舟:照耀着船只。
  • 亭台阴合:亭台的阴影交错。
  • 树初昼:树木在白天的初时光影中。
  • 弦管韵高:弦乐和管乐的声音高亢。
  • 山欲秋:山色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虢岩:指虢国,古代国名,这里比喻高官显贵。
  • 选傅:选拔为师傅,指得到重用。
  • 燕谷:燕国的山谷,比喻边远之地。
  • 未逢邹:未遇到邹忌,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美男子,善于辩论,这里比喻未遇到贤才。
  • 恩遇:受到的恩惠和待遇。
  • 一尉沧洲:一个在沧洲(地名,泛指边远地区)的尉官。
  • 已白头:已经头发花白,指年纪已老。

翻译

陪同游玩美丽的池塘,醉倒在北楼之上,水中花朵繁多艳丽,照耀着我们的船只。亭台的阴影在树木的初时光影中交错,弦乐和管乐的声音高亢,山色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大家都祝贺我最终被选拔为高官,我自己却悲伤在边远之地未能遇到贤才。曾经的恩惠和待遇今天还能否重现?一个在边远地区的尉官,已经头发花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崔公一同游玩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恩遇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水花繁艳照膺舟”和“弦管韵高山欲秋”等句,既展现了美景,又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末句“一尉沧洲已白头”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