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 宫馆馀基:宫殿的残余基础,指古迹。
- 辍棹:停止划船。
- 黍苗:黍子(shǔ zǐ)的苗,一种农作物。
-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动物。
- 凫鹥:凫(fú)指野鸭,鹥(yī)指鸥鸟。
- 吴岫:吴地的山。
- 虚槛:空旷的栏杆。
- 楚江:指长江,古代楚国境内的江河。
- 忠臣:忠诚的臣子。
- 东流:指江水向东流去。
- 白波:白色的波浪。
翻译
我停下船只,经过那些残留的宫殿遗址,看到无尽的黍苗,心中独唱悲歌。荒废的台地上,麋鹿争食新生的草,空旷的苑囿里,野鸭和鸥鸟占据了浅浅的莎草。吴地的山在雨中显得虚幻而冷清,楚江上风急,远处的帆船众多。可怜那国家破败,忠臣死去,日复一日,东流的江水生出白色的波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姑苏古迹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国家衰败的哀思。诗中“宫馆馀基”、“荒台麋鹿”、“空苑凫鹥”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废墟图景,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后两句“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则直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忠臣牺牲的哀悼,情感深沉,意境辽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