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 张谓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 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 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节(jīng jié):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也指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 :顿时,突然。
  • 红亭:红色的亭子。
  • 画鹢(huà yì):船的别称,在船首常画鹢鸟,因称船为画鹢。
  • (yáng):飞扬,飘扬。

翻译

旌旗和符节来到了溪边口,寒冷的郊外顿时觉得温暖起来。 在红色的亭子里移动酒席,装饰华美的船儿在江村边逗留。 云彩带着歌声飞扬,风儿吹动着飘舞的衣袖。 在花丛间催促着点燃蜡烛,河流之上已经快要黄昏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在浣花溪举行的一场宴会的情景。首联通过“旌节临溪口”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寒郊斗觉暄”则表现出宴会带来的热闹和温暖氛围。颔联描述了宴会上的场景,红亭中移动酒席,画鹢在江村边逗留下来,展现出一幅欢乐的画面。颈联“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歌声和舞袖在自然环境中的美妙情景,增添了浪漫的氛围。尾联“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则通过描写黄昏将近,催促点烛的情景,表现出宴会的欢快和时间的流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宴会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愉悦、祥和的氛围。

张谓

张谓(生卒年不详),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参预谋划有功。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尚书郎,出使夏口,与故友李白相遇。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任军职。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与诗人元结有交往,后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任礼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贡举,时人称其能“妙选彦才”,复知东都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