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

· 许浑
来暮亦何愁,金貂在鹢舟。 旆随寒浪动,帆带夕阳收。 布令滕王阁,裁诗郢客楼。 即应归凤沼,中外赞天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貂:古代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这里指代官员。
  • 鹢舟:古代一种快船,这里指代船只。
  • :古代旗的一种,这里指代旗帜。
  • 布令:发布命令。
  • 裁诗:创作诗歌。
  • 郢客楼:古代楚国都城郢的楼阁,这里泛指文人雅集的地方。
  • 凤沼:指朝廷,因古代朝廷多有凤凰图案的装饰。
  • 天休:天赐的福祉。

翻译

你赴任江西,即便是在黄昏时分,又何须忧愁,因为你身着金貂,乘坐着快船。 旗帜随着寒冷的波浪摇曳,船帆在夕阳下缓缓收起。 你在滕王阁上发布命令,在郢客楼中创作诗歌。 你的才华和功绩必将使你回归朝廷,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誉,共同庆祝天赐的福祉。

赏析

这首诗是许浑对江西郑常侍赴任时的祝愿和赞美。诗中通过描绘郑常侍的出行场景,展现了其威严与风采。金貂、鹢舟、旆、帆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体现了郑常侍的高贵身份和重要使命。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布令、裁诗等动作,预示了郑常侍在任上的政绩和文采,以及他未来回归朝廷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郑常侍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