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福寒林

入林鹤氅披,正可敌凛冽。 最爱道旁松,后彫显奇节。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 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鹤氅(hè chǎng):古代指用鹤羽等鸟类羽毛制成的外套,常用来形容道士或隐士的服饰。
  • 凛冽(lǐn liè):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 后彫(hòu diāo):指树木在冬季叶子落尽后,树枝的形态更加突出。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xiá):亲近,这里指欣赏。

翻译

身披鹤氅步入林中,正好可以抵御严寒。 最喜欢路旁的松树,冬季叶落更显其独特风骨。 难道它们未曾感受雨露的滋润?它们只是更懂得傲视霜雪。 携带着酒器,在晚晴时分亲近自然,稀疏的树枝间透出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日里,身着鹤氅,步入林中,感受到松树在冬季的坚韧和美丽。诗中“最爱道旁松,后彪显奇节”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的赞赏。后句“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则进一步以松树为喻,赞美了坚韧不拔、傲视逆境的精神。最后两句“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则描绘了诗人在晚晴时分,带着酒器,静静欣赏月光透过稀疏树枝的宁静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莫与齐

莫与齐,字元慎,号苍屏。连州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太平府推官,引疾致仕,卒。有《曙先斋诗集》。清同治《连州志》卷七有传。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