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

七十馀年未觉新,耽眠犹是向来人。 春杯斟尽啼莺外,晚笛吹残钓渚滨。 人世谨防开眼错,此怀得恐到头真。 青山果是无心出,何处眠窝共卜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佥宪:古代官名,指监察御史。
  • 耽眠:沉溺于睡眠。
  • 钓渚:钓鱼的水边地。
  • 此怀:这种情怀。
  • 卜邻:选择邻居。

翻译

七十多年来,世界似乎没有新的变化,我依然沉溺于往日的睡眠之中。 春天里,我在莺鸟啼鸣之外斟满酒杯,夜晚,笛声在钓鱼的水边地吹到残余。 人生中要小心,不要因为睁眼错过重要的事物,我担心这种情怀最终会变得真实。 青山似乎是无意中出现的,我会在哪里找到一个地方,与我的睡眠窝共处,选择一个好的邻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诗中,“七十馀年未觉新”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淡漠。后文通过对春日饮酒、夜晚听笛的描写,进一步以具体的生活场景来体现诗人的闲适与超脱。结尾处对青山和卜邻的向往,则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