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晚抵苍梧

苍流漭沆去胡穷,梧叶纷纷尽染红。 帝迹销沉留恨竹,楚云飘缈动悲枫。 遥思水殿鹓行处,漫忆烟楼蜃气中。 此日孤城风景异,故原秋草但征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漭沆(mǎng hàng):形容水流广阔无边。
  • 胡穷:何其深远。
  • 帝迹:指古代帝王的遗迹或影响。
  • 销沉:消失,沉没。
  • 楚云:楚地的云,这里可能指楚地的景色或氛围。
  • 飘缈:飘渺,形容隐约不清。
  • 悲枫:因枫叶变红而引发的悲伤情感。
  • 鹓行(yuān xíng):鹓鸟飞行的样子,比喻官员的行列。
  • 蜃气:海市蜃楼,这里比喻虚幻的景象。
  • 征蓬:远行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苍茫的水流广阔无边,流向何其深远,梧桐叶纷纷落下,尽染红色。 古代帝王的遗迹已消失沉没,只留下遗憾的竹林,楚地的云雾飘渺,触动了悲伤的枫树。 远远思念那水边宫殿中官员们的行列,回忆起烟雾缭绕的楼阁中虚幻的景象。 今日这座孤城风景已变,故园的秋草只剩下了远行的蓬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苍梧景色,通过“苍流漭沆”、“梧叶纷纷”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帝迹销沉”与“楚云飘缈”形成对比,前者暗示历史的消逝,后者则增添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悲凉美。结尾的“故原秋草但征蓬”更是深化了诗人对故乡变迁和自身漂泊命运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