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道中即事

仆夫顾且惊,于菟啼林薮。 乃是巉岩傍,流泉挟石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菟(yú tú):古代传说中的怪兽,这里指野兽的叫声。
  • 林薮(sǒu):树林和草丛。
  • 巉岩(chán yán):险峻的山岩。
  • (xié):夹带,带着。

翻译

仆人回头一看,又惊又怕,以为是野兽在树林和草丛中啼叫。 原来是在险峻的山岩旁边,流泉夹带着石头发出吼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行进在信阳道中的情景,通过仆人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界的惊险与美丽。诗中“于菟啼林薮”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乃是巉岩傍,流泉挟石吼”则揭示了真相,原来是流泉在山岩间奔腾,发出如野兽般的吼声。这种由惊到喜的转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受。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