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学可霞城高韵

霞城高,霞城高。城头看霞紫气薄,城下放火红燄交。 黄烟腾腾眯人目,炎风烈烈吹鬓毛。台民急起霞城避,回首闾阎化荒址。 一旦空悲赤壁风,六丁难挽天河水。霞城高,登不休,四望岂独悲吾州。 千岩万壑尽荆棘,置身惟有昆仑丘。物理有穷穷则变,天定胜人人不怨。 舂陵三策无路陈,安得时平话《封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城:指高耸入云的城市,此处可能指代某个地名。
  • 紫气: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 红燄:红色的火焰。
  • 黄烟:黄色的烟雾。
  • 鬓毛:指人的鬓角处的头发。
  • 闾阎:指平民居住的地区。
  • 赤壁风:指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烈风,此处比喻灾难。
  • 六丁:道教中的六位神祇,此处可能指难以抗拒的力量。
  • 天河水:指天上的银河,比喻难以挽回的局势。
  • 昆仑丘:指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比喻安全之地。
  • 舂陵: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故乡。
  • 三策:指三种策略或建议。
  •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此处可能指太平盛世。

翻译

霞城高耸,霞城高耸。站在城头远望,紫色的吉祥之气稀薄,城下则是火光冲天,红焰交织。 黄色的烟雾腾腾升起,刺眼难睁,炎热的烈风吹动着鬓角的头发。台地的居民急忙逃往霞城避难,回头望去,平民居住的地方已化为废墟。 一旦空悲赤壁之战的烈风,即使六丁神祇也难以挽回天河水的流逝。霞城高耸,登高不止,四面望去,岂止悲叹吾州。 千山万壑尽是荆棘,唯有昆仑山是安全之地。事物总有极限,极限之后必有变化,天命胜过人力,人不应怨恨。 在舂陵,我的三种策略无处陈述,怎能等到时世太平再谈《封禅》之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与灾难的景象,通过“霞城”这一高耸的地标,展现了城下火光冲天、烟雾弥漫的惨烈场面。诗中“赤壁风”、“天河水”等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末句“舂陵三策无路陈,安得时平话《封禅》”更是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元代文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复杂情感。

曹文晦

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辉,号新山道人。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元诗纪事》卷二三)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