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以中及公自扬天宁寺游匡庐

· 张翥
趺坐对禅镫,江风浪几层。 还从鹤城路,去访虎溪僧。 湖晓星浮石,岩春瀑断冰。 吴中却回日,应老旧池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趺坐:佛教徒盘腿而坐的一种姿势。
  • 禅镫:禅宗僧人坐禅时用来支撑脚的器具。
  • 虎溪僧:指庐山虎溪的僧人,庐山是佛教名山,虎溪是庐山的一条溪流,因唐代高僧慧远在此修行而闻名。
  • 岩春瀑断冰:形容春天瀑布融化,冰块断裂的景象。
  • 吴中:指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 旧池菱:指诗人以前在吴中地区所见过的池塘中的菱角。

翻译

盘腿对坐,面对禅宗的灯火,江风激起层层波浪。 从扬州的天宁寺出发,前往庐山拜访虎溪的僧人。 湖面初晓,星星仿佛浮在石上,山岩春暖,瀑布融化,冰块断裂。 当你从吴中返回时,应该还能看到旧日池塘中的菱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扬州天宁寺出发,前往庐山拜访僧人的旅程。诗中通过“趺坐对禅镫”展现了禅修的静谧,而“江风浪几层”则增添了旅途的艰辛。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湖晓星浮石”和“岩春瀑断冰”,展现了旅途中的美景和季节的变化。结尾的“旧池菱”则带有怀旧之情,预示了归途中的期待和回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