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蕺隐画山水

· 张翥
额黄销尽玉婵娟,翠袖凝愁倚暮烟。 旧日汉宫三十六,更无秋露泣铜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额黄:古代妇女在额头上涂抹的黄色颜料,用以装饰。
  • 玉婵娟: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 翠袖:绿色的衣袖,常用来指代女子的服饰。
  • 凝愁:凝结着忧愁。
  • 倚暮烟:依靠在傍晚的烟雾之中,形容景象朦胧。
  • 汉宫三十六:指汉代的宫殿众多,三十六是虚数,表示数量多。
  • 秋露泣铜仙:秋天的露水仿佛在哭泣,铜仙指铜制的仙人像,这里可能指宫殿中的装饰物。

翻译

额上的黄色颜料已经消退,美丽的女子显得更加动人,她穿着翠绿的衣袖,凝结着忧愁,依靠在傍晚朦胧的烟雾之中。昔日汉代的宫殿多达三十六座,如今更无秋天的露水在铜制的仙人像上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个美丽女子在傍晚的朦胧景象中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往事难追的哀愁情感。诗中“额黄销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翠袖凝愁”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忧愁。后两句通过对汉宫和秋露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凄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愁。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