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圆形高台。
- 礼成:祭祀仪式完成。
- 直翰林:直接隶属于翰林院的官员。
- 策书:古代帝王用于封赏或任命官员的文书。
- 告庙:向祖庙报告重要事件。
- 祝版:祭祀时用来书写祝文的木板。
- 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青城:指皇城。
- 焕景光:焕发出光彩。
- 紫檀:一种珍贵的木材,这里指用紫檀木装饰的器物。
- 黄道:天文学上的黄道,这里指皇帝的御道。
- 蔼天香:香气弥漫,形容祭祀时的香火。
- 凤韶曲:古代宫廷音乐,这里指祭祀时的音乐。
- 龙衮衣:皇帝的礼服。
- 上下章:指龙衮衣上的图案和文字。
- 旷典:罕见的盛大典礼。
- 春享:春季的祭祀活动。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
- 饮福:祭祀后分享祭品,寓意得到神灵的福佑。
- 神灵毕:神灵的仪式完成。
- 万寿觞:祝寿的酒杯。
翻译
华丽的服饰在青城焕发出耀眼的光彩,紫檀装饰的御道上弥漫着天香。 凤韶曲在祭祀中奏响,龙衮衣上的图案和文字清晰可见。 共同庆祝圣明的时代修复了罕见的盛大典礼,更在春享时讨论了明堂的议题。 吾皇在神灵仪式完成后分享祭品,然后向公卿们进献祝寿的酒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皇帝在圜丘举行祭祀仪式后的盛况。诗中通过“黼黻青城”、“紫檀黄道”等意象展现了皇城的华丽与庄严,通过“凤韶曲”、“龙衮衣”等细节描绘了祭祀的隆重与神圣。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圣明时代的赞美和对未来盛事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皇家祭祀的盛大场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