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计筹山通真馆纯一云峰高士

· 张翥
彫年短发苦骎骎,只益孤怀叹惋深。 老比师丹浑忘事,死无钟子绝知音。 哀猿易下三声泪,独鹤长存万里心。 漫忆云峰凌羽士,故山无梦可相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彫年:指岁月流逝,时光凋零。
  • 骎骎(qīn qīn):形容时间迅速流逝。
  • 孤怀:孤独的心情。
  • 师丹:指老师,这里比喻为智慧或知识。
  • 钟子:钟子期,古代传说中的知音,这里指知音难寻。
  • 三声泪:形容极度悲伤。
  • 独鹤:孤独的鹤,比喻高洁孤独的人。
  • 万里心:指远大的志向或心愿。
  •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 羽士:道士,这里指高士。

翻译

岁月匆匆,我的头发已斑白,只感到孤独和深深的叹息。 年老的我,记忆力已不如从前,更感知音难寻。 悲伤的猿猴轻易就能引发我的泪水,孤独的鹤却怀有远大的志向。 我曾漫无目的地向往云峰上的高士,但故乡的山中已无梦可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深切感受。诗中,“彫年短发”和“孤怀叹惋”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而“老比师丹”和“死无钟子”则进一步抒发了对知识和友情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哀猿”和“独鹤”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与志向。最后,对“云峰凌羽士”的向往,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但“故山无梦”则暗示了现实的无奈和理想的遥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