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楼为宛丘秋藏用题

· 张翥
不著阑干百尺高,难容此客卧云涛。 深连厚地三千轴,迥压神仙十五鳌。 日影夜生浮画栋,珠光秋孕射霜袍。 醉来白眼看馀子,未许元龙气独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干:栏杆。
  • 卧云涛:比喻隐居或超然物外。
  • 厚地:大地。
  • 迥压:远远超过。
  • 神仙十五鳌:传说中支撑天空的十五只巨鳌,这里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力量。
  • 浮画栋:形容建筑物华丽,栋梁上绘有图案,仿佛浮动。
  • 珠光秋孕射霜袍:形容光彩夺目,如同秋天的珍珠孕育着光芒,照耀着霜色的衣袍。
  • 白眼:表示轻蔑或不屑。
  • 馀子:其他人。
  • 元龙:指东汉末年的陈登,字元龙,以豪气著称。

翻译

没有百尺高的栏杆,难以容纳这位客人隐居于云涛之中。 其深邃连通大地,力量之大仿佛能压过支撑天空的十五只巨鳌。 日光在夜晚从华丽的画栋中浮现,珍珠般的光芒在秋日孕育,照耀着霜色的衣袍。 醉后以白眼看待其他人,不许任何人有陈登那样独步天下的豪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高傲不群的隐逸情怀。通过“卧云涛”、“迥压神仙十五鳌”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轻蔑。诗中的“白眼看馀子”更是直接表现了诗人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豪放的个性。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